说课稿

时间:2024-04-16 06:56:25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在探索了声音的产生、变化、传播后,对耳朵的研究.教材呈现了三个内容:一通过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二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掌握人体内鼓膜的作用,三通过实验观察,知道耳廓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保护我们的听力》一课奠定的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耳朵的构造及其每个部分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4、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自制鼓膜模型探究声音是怎样对鼓膜产生影响的,并能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教法、学法:

教法:声音与我们息息相关,学习本课内容要从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并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归纳认识问题。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动画、视频等展示耳的奥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求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获得一整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实验体验法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交流,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的教学材料有:

关于耳朵构造、听觉的产生、耳的卫生等教学课件, 1个玻璃杯、气球皮、音叉、纸屑、小锤

七、教学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课一开始我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课件,让学生由听到的产生联想,然后汇报。我顺势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呢?学生会说出 “用耳朵”。我紧接着追问: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时板书课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课件导入,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的目的成功达到。

(二)、探究新知,认识鼓膜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你们知道哪些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各抒已见,教师仔细倾听,做好点拨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播放耳朵构造相关视频, 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传统教学中,运用耳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耳朵构造,但对于全部同学来说,演示效果不好。利用视频展示,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模拟了具体形象,全体学生都能看得明白。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耳朵各部分作用,对于各种猜想,我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讨论,去争辩.这样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也能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三)、设计实验 鼓膜的作用

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鼓膜是怎样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不能拿真实的鼓膜进行实验,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音叉,气球皮、细沙, 纸屑,1个玻璃杯)模拟鼓膜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在做实验之前,我会提出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1、鼓膜振动与音叉振动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鼓膜的振动与音叉的远近有关系 ?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在小组中说说设计方案, 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并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学生充分实验后,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共同总结: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 鼓膜振动微弱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之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又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四) 、课中游戏,耳廓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鼓膜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这时你的耳朵的鼓膜震动了吗?怎样振动?

教师播放声音文件,先让学生感受声音比较小,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提示学生把两手同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

通过对比、思考,是耳朵的哪一部分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才使得我们感受到大小不同的声音的?(耳廓)

通过播放声音,感受声音变化的游戏设计,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对耳朵有残疾的人的爱心。

了解了鼓膜、耳廓的作用,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耳朵的工作原理吧!播放耳朵的工作原理视频,师生小结耳朵的工作原理。

许多科学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像耳朵的工作,就不能用只用实验来展示。如果靠老师平铺直叙的讲述,知识难以掌握,此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媒体与学生实验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就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加深了印象,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五)、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耳朵是我们人体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耳朵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耳朵,注意用耳卫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耳朵受到伤害呢?学生谈看法后播放耳的卫生视频

播放耳的卫生视频,为的是更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保护耳朵的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冀教版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纵览这篇写景散文,作者依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为我们逐次展现了三幅洋溢着水乡风韵的优美画面,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渔人闲憩图” 着力营造出一种恬静、悠闲的氛围。随后,作者笔 ……此处隐藏11588个字……巩固意义,看图列式,多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多练习计算强化对法则的应用和理解。

(3)对比练习。兼顾到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设计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的故事啊!

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因为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因此,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完成一次实践活动:种两粒花种,其中一粒要煮熟以后再种。然后,观察这两粒花种的生长情况,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这个难点,再阅读、感悟,文章的内容学生就更易于接受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感悟与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的寓意。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读通课文,自主识字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寓意比较深刻,而教师的一味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的理解的,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于是在教学中,我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角色进入故事当中,通过角色朗读课文,感悟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再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心理活动。在这堂课中,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1、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就不能真正懂得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做继承人。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一常识,便需要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阅读能力也比较差。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2、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选择读——朗读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听有趣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神奇,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因为故事中,兔姑娘种下向日葵却无法发芽的故事,就是在告诉学生一种自然常识,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种子被煮熟之后,是不会再发芽,不会再生长的。只要事先了解了这个自然常识,学生对课文中国王发给孩子们已经煮熟的花种为什么不会发芽,才能有真正地认识。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识字、乐于识字、设法积累的愿望,要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必然要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生字新词,先是自主学习生字,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并用游戏的方式,与学生探讨识字,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快乐识字。

(三)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自己喜好选择课文中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把自己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全班同学听,读后评价。这对于那些优生及后进生提出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不同要求,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要达到学习目标。

(四)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培养说,培养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课件展示了盛开着的美丽的鲜花,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再让学生进入角色,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欣赏的美丽的鲜花的同时,也是在体会人物的心理,也是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和换位思考能力。学生在想像后说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又进入了人物的内心,理解了课文内容。

(四)朗读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拓宽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不能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固定在一定的模式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课文除了只要体现雄日的诚实之外,还体现他的什么优秀品质。挖掘出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由一个空花盆引领全文,而又以空花盆中开出的“诚实、勤劳、勇敢”之花,点明故事中的深刻蕴含。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