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4-15 06:56:27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课文共7个自然段,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赞美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宝岛的喜爱之情。

一、课题引入: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传媒相继进入了课堂。运用现代的声像视听,三维动画等手段导入新课,对课堂教学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我在教学本文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产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热情。此刻,我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同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种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意境,由画入文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形成学习冲动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在本课一开始,我采用录象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二、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生动,富有吸引力。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大纲指出,要处理好语文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三〉朗读课文---加强语感的训练。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每段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从课文整体入手,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是从“地理位置,总的特点→海水→海底→海鱼→海滩→海岛→保卫建设海岛的人们”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

〈二〉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1、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通过看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岛,向学生渗透南大门的含义,同时明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总的特点。

2、自读第二自然段。我在教学中,从三个层次入手:

〈1〉你从哪儿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要引导学生先读,明白课文具体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有深蓝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学生把这些词句联系起来,想象海水呈现的各种颜色互相交错的景象,就比较具体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此外还可采用填空的形式来训练。

〈2〉再弄明白,哪儿水深,哪儿水浅,与地形联系起来,加深对“瑰丽无比”的深入理解。从而体会出海水给人带来的神奇之感。

〈3〉思考: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呢?引导学生理清第1、2句与第3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海底( ),有( ),有( )海水( ),所以从海面看( )。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懂得海水的颜色与海面的深浅息息相关,感受祖国南海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3、朗读第三自然段。由于本段内容较简单,为了解学生的掌情况,我设计了下面这个填空练习: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 )到处都是,大龙虾的样子( )。小学生抽象能力不强,在这段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画面放映出各种各样的珊瑚,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演示出珊瑚的形状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学生情绪特别高。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和思维空间,运用电教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代替教师枯燥的解说,使学生遇到难点时迎刃而解,这样真正做到了教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展开积极的思维,使画面形象与文字形象得到了统一,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海底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4、默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用直线把说明鱼多的词划出来。通过理解成群结队等词语,体会出鱼的种类多。在此基础上提问:这段除了写鱼多你还看出了什么?让学生体会鱼的动态美。利用多媒体画面放映出各种各样

正在嬉戏的鱼群图。我这样设置教学环节是因为电化教具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声像化,它们能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不可见为可见,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使儿童身临其境,多种感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他们越学越爱学。齐读最后一句话,提问:谁能把“多得数不清”与“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联系起来提出问题。学生会说:既然说鱼多得数不清,为什么又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呢?变老师的问为学生质疑。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让学生自己质疑,带着问题再读书思考,想办法解决,说出对问题的理解,体会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并非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而是进一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的数量之多,从而体会到这里物产丰富。

5、分组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里景色美丽,物产丰富?一是让学生读明白每自然段写的层次,二是抓住语言因素体会出这里景色美丽,非常富饶。

为了使学生能提纲契领的掌握第五自然段的内容,便于理解本段,又能使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有条理地进行叙述,我设计了分层这一步骤,让学生先找出本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事物,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出贝壳和海龟两种事物,为此,就可将本段分为两层。再引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将这些词句恰当地连接起来,归纳段意。这可以和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减轻初学归纳段意的难度。在第六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段中每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是怎么连起来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反馈质疑,体会富饶,对结尾段加以理解。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西沙群岛必将更美丽、富饶?引导学生体会出这里的 ……此处隐藏6891个字……

教学难点: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物体沉与浮的因素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

学习方法:观察、发现、比较、推测、验证等方法。

五、说教法与策略------目标导学法

目标导学法包括五个部分:

一、课前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课上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实施学习目标

四、当堂检测学习目标

五、拓展延伸,应用学习目标

本课的教学流程采用目标导学法教学。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引导、网络辅助教学和突出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我做了一些处理。学生学习了第二部分自制一杯盐水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后,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很少学生知道要比较两杯液体的轻重,即使老师将这个实验端出来,要进行同体积的比较,首先要用量筒量取体积相同的盐水和清水,再用天平比较轻重,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对两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学生还难以把握,要做好这实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因而我把“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这一教学内容由师生合作完成。把不同物体放在不同液体的沉浮情况让学生自己课内阅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辅助答疑。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我校推行的“目标导学法”进行有效教学。

一)、质疑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质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起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实验探究,实施学习目标

实验探究是教学流程的核心部分,也是实施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一环节突出学法的指导,通过观察、发现、体验、推测、验证实现学习目标。

1、探究马铃薯沉与浮的原因

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在导入中学生就带着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要寻找答案的心情是迫切的。于是,我就演示实验:把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当作是薯爸薯仔放入两个不同的水槽(1号槽和2号槽里),让学生观察现象发现 。小的沉、大的浮,从这现象让学生从前面的猜想小的浮,大的沉等和自己看到的现象相反,这就激发他们要寻找原因的欲望。接着我对学生说:“你们也来试一试,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放马铃薯,结果会怎样,从实验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开始分组实验。有的小组学生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同一个水槽中时发现1号水槽里马铃薯全沉,2号水槽里马铃薯全浮的现象,这时学生马上提出:为什么马铃薯在水中有时沉有时浮呢?这个环节我为学生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马铃薯的浮和沉与马铃薯本身的大小、轻重都没有直接关系,而让学生们从马铃薯的沉浮现象中产生了新的关于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又让他们再一次经历了通过控制变量来分析原因的活动过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的方法,成功的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2、观察比较的液体。

学生观察和实验后想探究出原因的愿望更强烈了。这时,我让他们推测:为什么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全都下沉,在2号水槽中全都上浮,你认为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用排除法推测:与水有关 。我又提出,你能想什么办法证实这两个水槽中的液体是不一样的?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我就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提出的想法,在本课的实用性,与学生达成共识。实验活动前,(课件)温馨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这对学生成功实验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任何探究活动必须要有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从而逐渐形成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的习惯,并且还要学会尊重组中的每一个人,做到最终方案的产生是在小组中取得一致意见。

学生讨论交流后,分组实验:比较两个水槽的水有什么不同。通过实验,从其中的一块铁片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多学生会猜出这是盐,能让马铃薯上浮的是盐水.。(实验结果不确定一定就是盐)。于是,学生很自然想通过进一步实验来验证猜想,从而增强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接着我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制盐水,也可以使用小组水槽,做在水里加盐把马铃薯浮起的实验。让他们汇报实验结果及交流对实验现象的看法(学生分组实验:用一杯水、盐、药勺、筷子,作为实验材料,往水中加盐,使马铃薯浮起来。)我在巡视小组实验活动时,可能发现很多组并不是第一次把马铃薯放进盐水里就能把马铃薯浮起来, 他们经历多次的放马铃薯,再拿出,再加盐,再放马铃薯这样反复的过程。有的组动作较慢的还不能把马铃薯浮起来,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发现马铃薯在水中的沉和浮与水中的盐溶解了多少有关系。实验证明了是盐溶解使马铃薯在水中浮了起来,我又给学生讲死海故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展示图片)以理论为依据进行说明马铃薯在水中浮了起来的事实。

3、推测与验证

在“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的实验里,要比较物体的轻重需要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它们的体积,就需要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但是两杯体积相同的盐水、清水,它们的重量差异很小,凭手掂的感觉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来的,这就需要天平。使用量筒和天平两种精密仪器对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比较液体的轻重过程,教师一边指导学生操作,一边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证明盐水比清水重。(板书:轻重)

我们知道了物体的沉浮与所浸液体有关系,物体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会怎样呢?学生自己阅读课文54页 ,汇报交流,教师辅助答疑,完成此项内容。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经历一个“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实现了第二个学习目标。体现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三)、提出问题,检测学习目标

目标检测是目标导学法中验证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这节课学生是否达到应完成的学习目标,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这节课我是通过填空、提出问题的方式,检测学习目标。经过目标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程度。

四)、拓展延伸,应用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发展,创新中提高”教学特色,运用目标导学法不断的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断的获取知识,并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从课堂到课堂以外都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在拓展延伸中,应用学习目标,即动手实践,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自主探究精神。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文字精练,重难点突出,学生明了。知识体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书写过程见课件)

《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