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4-03-01 06:56:19
《10的认识》说课稿

《10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的认识》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10的认识》说课稿1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小朋友们为国庆节学校所举办的活动而积极准备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引出“10”

国庆节即将来临,学校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要举办放飞和平鸽的仪式。一3班的老师和同学正在为活动而做准备,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初步认识10。

2、多媒体情境:吴瑾同学为学校准备了一大堆气球,数数,是几个?怎么数的?

揭示课题:10的认识

3、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4、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多媒体情境:小朋友们已经为学校的布置折了9朵花,这时陈丽同学又折了一朵,现在有几朵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多媒体情境:礼仪小天使排队(结合练习九第1题)

小天使们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你帮帮他们!

(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配合多媒体的演示,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10的顺序。)

3、多媒体情境:学校演播厅里正在准备试播,一起倒计时。(结合练习九第2题,倒数10-1)

4、多媒体情境:郭名负责清点乐器队的人数,可发现打鼓队和敲锣队中的一队人数给少了,是哪队人数少了?(合作探究,得出9〈10,10〉9)

(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热情,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

1、多媒体情境:林可看大家准备得很辛苦,便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要个伙伴们喝,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想分为两个袋子装,她可能会怎样装呢?

2、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多媒体演示10的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字格写10。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xxx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10的认识》说课稿2

6—10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位于24—26页上,包括例1、例2、例3和课堂活动1、3题。

二、教学目的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学情等共设立了3个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让儿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力目标: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目标:能认、读、写6—10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各数。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四、教学难点:

对数6—10的掌握及运用。

五、教法、学法设想是: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各种辅助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 ……此处隐藏5493个字……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数字10

难点:区别10基数、序数的含义。

关键:通过看图,说力,操作认识数字10。

二、教法学法

作为刚进校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的思维过程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特点。因此,根据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时,教师引入主题图,再通过学生观察图、说图、数点子图、抽象出数字10,并通过摆事实花朵加深学生对10的认识,最后通过教师演示计数器,让学生观察直尺图,点子图以及摆小棒让学生了解10的数序,比较大小。学生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说、操作达到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新知,分工合作的目的,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教师始终放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教学方法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需准备的教具有主题图、计数器、花朵、点子图、直尺图、小棒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1—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出示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让学生观察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

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是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三达标训练

做练习九的1、3题。

第1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城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0的认识》说课稿7

说教学分析:

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10的认识》。

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程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一个图形后, 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中操 十个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休息一下,二是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发展

3、说学生实际: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民族大街一带,家庭来源复杂,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没有经过正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比较差。开学一个月来,有3、4个学生在各方面很优秀,特别是学习方面。有3位学生很特别,汪洋本人还算努力,但家长没文化,一个字也不识,每次布置的大本和卷子作业都不完成;李永妍,开学学一个月了,连上课听讲都不会,更别说学习了;翟文杰是个特殊的孩子,虽然上过学前班,和没上的一样,上课很随便,说话也不清楚…

4、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 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说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10的认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