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观后感

时间:2024-02-12 03:06:10
夺冠观后感(15篇)

夺冠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夺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夺冠观后感1

《夺冠》这部电影我还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我第一次听到这部影片介绍是广播,这周在家又看到了它的纪录片。刚刚我在悟空上看到了一个问题:女人怎么样才算爱自己?回答完这个问题,我脑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是郎平,朗导。

其实作为85后,郎平这个名字离我们还是很遥远的。存于印象深处的只是2008年陪爸妈看了北京奥运会的排球比赛!具体的分数已经忘记,只记得女排每当赢球爸妈的欢呼!那是少年时美好的回忆!

记得广播中介绍《夺冠》时讲了郎平的经历,讲了球员郎平与教练郎平,讲了作为妈妈的郎平。讲述中最深刻的细节不是球员郎平有多厉害,是女儿白浪对妈妈的依恋。女排去美国打球,别人看的是球,白浪看的是妈妈,当讲到这个细节作为母亲的我非常的触动!

之后上头条就看到好多人写这样的标题:郎平也许是伟大的教练但不是个好母亲?看到这个标题我只是一笑而过。是不是好母亲不是你一个人有资格评判的。至少我看到《夺冠》纪录片里郎平的女儿白浪表达出的对于母亲的敬爱以及对于母亲的理解。有时母亲给女儿的可能不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奋勇拼搏用不放弃的精神!

我以前怎么女人怎么样才算爱自己?吃好喝好,满足自己的需求。现在看来这只是最低层面的满足。年长后的现在我理解的爱自己是做好每一阶段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少年时好好学习,青年后努力工作,做一个好母亲,好女儿同时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有这个想法不是为了外界对于女儿的定义和要求,只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作为一个妈妈,能带给孩子的不仅是每天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精神!接地气的话是精气神!

夺冠观后感2

下午,我们一家去电影院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

电影里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1979年,在条件简陋的福建排球训练基地,老一辈女排们挥汗如雨,进行了上亿次的训练,练球的教室墙壁上都被砸出了密密麻麻的坑。18岁的郎平说:如果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就只能比别人更拼命。最后他们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枚排球金牌。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庆祝女排取得的巨大胜利。

时光变迁,第二代女排们没有能继续所向披靡,而是被日本、美国、巴西队远远抛在后面。老女排队员郎平因为懂英语,技术好,被美国聘请为教练。她人虽在美国,但是心里一直放不下自己的祖国。后来她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她排除一切困难,并且制定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训练方案 ,还带着女排姑娘们回到福建训练基地,在她的鼓励和教诲下,二代女排们体会到了老一辈女排们的拼博精神,发奋练习,在各国都不看好中国的情况下,一举夺冠!

看到这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看来女排精神不能丢啊!女排精神就是:祖国至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爱拼一定会赢!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刻:第一代女排教练说他第一次出国时,国外的酒店里已有洗衣机,冰箱,而这些在中国他见都没见过,那时的中国还太贫穷了。郎平被外国记者问中:为何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我想是因为心中有祖国,当国旗升起、国歌奏起时,心里那份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站在透明的观光电梯里远眺,夜空下高楼大厦已万家灯火,霓虹灯交相辉映,马路边那一排排的红灯笼更加绚丽。我只想说:祖国母亲,你真美丽!我也要学习女排们的不懈拼搏精神,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做贡献。

夺冠观后感3

前天我看了电影《夺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老一代女排和新一代女排一路的征程和坎坷。电影的开头把我们拉入在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中国女排为了国家,为了体育,为了排球,每天艰苦训练,不懈奋斗,用她们强大的女排精神鼓舞了中华人民!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练带老女排出国参加比赛,和日本队打到决胜局的时候,在14比14最关键的时候,教练对她们说:“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只有一句话,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这句话激发了她们的斗志,让她们更加团结一致,因为排球是一个团体项目,只有不分你我,才能打败对手。最后,她们用强大的爱国热情打败世界第一的日本队,夺得了冠军!

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举国上下欢心鼓舞,大街上敲锣打鼓,整个中华民族都沸腾起来了。此刻,我看到这个画面,内心万分激动,不停地想喊:“中国万岁!”

经历过辉煌后,中国女排接连败退,特别是当郎平带领的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那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五味杂陈。中国女排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她们迎来了新的转机,郎平回国了,在新教练带领下,女排开始了新的征程。杯子为什么能盛水?因为它是空的!她们开始学会放空杂念,学习老女排的精神,把排球当作和生命一样重要,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在郎平教练的指导下,重新夺回了世界冠军!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郎平教练,我佩服她的指挥能力和她对祖国、对排球坚定不移的热爱;对于女排,我敬佩她们的勇往直前的信心,互相信任的团队精神!如果在班级中,同学们也是如此,那一定是一个班风很好的.班级,我也要学习这种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拥有这种金子般的精神和信念!

夺冠观后感4

天高云淡,看看《夺冠》。

这是儿子的假期作业,也是我的假期安排。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文艺作品的解读都有多面性,哪怕如《夺冠》这样的国庆档期主旋律电影都不例外。有人把它看成《郎平传》,有人把它看成《郎和陈的故事》,我看到的是价值观的变迁,集体和个人关系的变化。

老女排能取得五连冠,这是集体主义的胜利,外在条件贫乏不堪的情况下,正是强调“我们”而非“我”,才最大限度凝聚了力量,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弥补了技术和科技的不足。这也是我们理解的女排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拼搏,努力,即便一身伤病,也无怨无悔。

郎平执掌中国女排,女排队员已经是九零后,这代人已经不是靠空洞的鸡汤和体制的压力所能动员。所以会有陈鹿离开考大学,丁霞会说她心中的那个人就是她自己,朱婷会咆哮“我会成为你,你满意了吗?”郎指导不愧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金牌教练,她的三大改革除了战略战术的意图,还有很核心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一个个体,所以会变“主力——替补”为“首发非首发”,会鼓励球员们谈恋爱,会对朱婷说“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我觉得这可能是电影表达的女排精神的第二个层面:尊重每一个个体,让每个人成就自己,而非仅仅只是在为集体去努力。

集体主义和尊重个体其实并不矛盾。新一代女排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比赛,还看到了同 ……此处隐藏4362个字……国女排是不怎么了解的,只零零星星听过女排精神等词语,也不知道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女排队员们是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历练,才得到了如此高的赞誉。

一九七八年,中国宣布改革开放,沉睡的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转型,当时,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中国希望以某种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七九年,漳州的排球训练馆便是第一代女排的训练场地,她们一次次地训练,克服教练传来的各种高难度球,跌倒了,爬起来。每个人混身都是伤。众人皆知的朗平也在此,刚开始,教练说她负重不过一 百公斤就不让她碰球。一百公斤!可想 而知是多么困难,极有可能终身瘫痪,但她没有放弃,在不断的举重训练后,终于举了起来。

日复一日的训练,早已将女排队员们磨砺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名名猛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她们与打不死的小强——日本队——进行了一场场的激烈争夺,拿下了世界杯冠军,接下来的十几年内,中国女排屡屡获胜,势不可挡。

但在二零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郎平指导的美国队以三比二的成绩战胜 了中国队,此后五年,中国女排一落千丈,无缘各大赛事项目。

后来,郎平又回到中国队,接管了主练的位置,并对球队进行了大改革,在各大城市挑选球员,并在一次次失败中 挑选阵容。

二零一六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 ,郎平的几番话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 中国女排完全打出了自己的优势,几名队员十分配合,郎平的指导用人完 美攻克了巴西队的弱项。最后的赛 点上,中国队的一记重扣打败了巴西队。 几场比赛过后,中国队再次拿下了久 违的世界冠军。

看过电影以后,我明白了什么是女 排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的伟大精神,值得我 们去学习。

夺冠观后感13

国庆第二天,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电影院,观看《夺冠》。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夺得冠军的电影,颂扬中国女排精神。通过影片你我知道了原来的训练条件很差,女排姑娘们刻苦训练,每面墙上都留下深深的排球印子,每次训练,即使她们已经累得支撑不住了,但仍在坚持,不断地坚持,继续用力打着每一个球,只是因为这种不断地坚持,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这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影片中有一段我印象深刻,20xx年那场比赛输了,教练唱了一首歌鼓励队员们,“爱拼才会赢”,只要勇于拼搏,就会赢得比赛。她还说了一句话,“没有努力是没有回报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报。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放在学习和生活作文中也是一样,我想:只要我努力,认真做作业,用心写好每一个字,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这部电影体现了老一辈女排们打球的艰辛,但是她们每个人都用足了力气,就为赢得胜利。新一辈的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用科学的方法,战胜了巴西队。所以,每次努力,都会有回报,使用正确的方法,就能找到对手的弱点。

郎平跟她的队员们说:排球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你们不可能永远打排球,也要找到生活的能力。所以,人不仅仅是学习,还要找到生活的快乐。

《夺冠》让我感受到中国女排的精神和勇气,还有她们的自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明知道不可能胜利,但是依然奋起拼搏,就为了那一丝可能。未来,我也会刻苦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夺冠观后感14

随着20xx年国庆双节来到,《夺冠》上映,人们蜂拥而至,抢着观看。

影片一开头呈现出1980年女排训练场景。郎平的一句话令我深思:有时候鹰会摔倒,但是鸡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简单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中国女排的目标是多么高远!

1980年大年初一。女排在与江苏男排的较量中表现不理想。老女排教练白浪罚全体学员接30个好球才吃年夜饭,一位队员被白浪罚到没有力气接球。当白浪提出谁来顶替她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年轻的郎平自告奋勇,在众人加油鼓励声中以力竭的状态接完30个好球,拼到让所有人去吃年夜饭的机会。

这样令人热泪盈眶的场面还有很多!

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豪取五连冠,终于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了一把。女排精神影响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20xx年,中国女排雅典逆转大局夺冠,八零后,九零后为之一振。2016年至20xx年,女排再度奥运会并世界杯夺冠,朱婷接过郎平的接力棒,成为新的领军人物。

中国女排几代人历经浮沉再崛起的艰难历程让我百感交集。

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在郎平组织新的女排国家队出征前夕发调查表填写:你热爱排球吗?新一代女排队员有人没填,也有人终于明白自己并不热爱排球运动,申请走出国家队,一路走了,并不回头。“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是你们的心里没有对排球的热爱。”这是郎导对新一代女排现状调查后得到的结论。

即使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代表也会有失去动力,忘记目标的时刻;在这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有时也会很迷茫,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目标来引导我们,支持我们前进。是郎导,让女排姑娘找到自己的目标,向梦想靠拢;我们的生活中,是老师让我们看清目标,不再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更不至于痴痴地望着天赋强人,居高临下而又无力回天。

正是这种女排精神的传承,让新一代中国女排激发潜能,重新振作,不屈不挠,问鼎世界之冠,闯出一片天。

我们,在看完《夺冠》后能做些什么呢?我问自己。

夺冠观后感15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电影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电影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电影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令我感到无比惊喜的是,郎平后来说的话解决了我内心的担心。——“今天就练到这吧,休息,去谈恋爱吧。……我希望你们是完整的人。”热爱体育是一生的事,但训练与比赛不是;体育是事业,是决心,是追求,但不是整个人生。

我喜欢《夺冠》这部电影,不仅仅因为它紧凑的故事情节与节奏、精美真实的画面,更是因为它让我深一步懂得了体育的真谛——不是赢不赢的包袱,而是纯真的快乐与热情。

《夺冠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